黑土地之恋 - 第009章 泥瓦匠
因为文龙一家上午刚到的康庄农场,人情练达的赵场长就没有急着给他夫妇俩安排工作,只是让他们先把自己家里安顿好了再说。
农场的前院和西跨院都在大肆建设,到处是水泥、砂石和红砖……
晌午饭后,文龙特意上了一趟办公室。
他找领导请示了一下:“场长,俺想“漫漫”1宿舍里的墙,看咱‘场’里建筑材料不少,俺可不可以就个方便,买点儿细沙和水泥?”
爽朗的赵场长听了文龙的“请求”,不由一愣,忍不住问他:“哎?从你的档案资料上看,于文龙——干过多年的小队长,怎么没提到你还是个‘匠人’呢?”
文龙憨厚地笑笑:“不过是‘漫个墙,砌个砖’的活儿,只要是不痴不傻,谁都能干!再说了——俺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还称不上‘匠人’囔——”
赵场长从办公桌后站起身,几步走过来。他抬起大手拍拍文龙的肩:“看来你是真把康庄农场当成自己的‘家’了。这个态度好!值得表扬。不过,宿舍属于公家财产,你要如何收拾都行,用料也都算公家的,不用买,回去尽管拾掇吧……”
在此事上得了领导“颔首”的文龙回到宿舍,换上旧衣服,先借了“场”里的两个凳子,又借了建筑队上的一把铁锹、一个灰桶和一个灰盆。用建筑队的一辆翻斗小拱车,一趟一趟地,运回了一大堆“和”2好了的混凝土。
又打开他的瓦匠“百宝囊”,将里面的工具:如木抹子、铁抹子、阴角抹子、阳角抹子、尖头抹子、平头抹子;大砂抹子、 中砂抹子、小砂抹子;桃形铁铲、托灰板,还有灰刀、木搓、小铁板……凡是漫墙皮用得上的工具,都一一摆了出来。
文龙当“大工”,蔡晓任“小工”,七岁的唤弟跑来跑去、递递拿拿地打着杂儿。一家“泥瓦匠”全体上阵,迅速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建筑队”,风风火火地,就开工了……
宋朝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曾为“泥瓦匠”们赋过一首诗:“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泥瓦匠这“营生”3,千百年来,一直是属于底层人民“谋生”的一个工种,在社会上存在的历史相当的悠久。
不管怎么说,它也算得上一门小有技术的工作了!只是这活儿不择人,只要简单训练几天,人人都可以“跻身”于这个既邋遢又“高危”的行业。
按照目前宿舍需要进行修理的工艺顺序来看,文龙要先“抹灰”。
“抹灰”,即在建筑物的面层抹上约20mm厚的一层“混凝土”,使得建筑物表面平整便于抹沙浆(广东那边也叫“扇灰”),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墙体,以及防水、隔热、隔声等多重作用。
不过抹灰前需将砖墙缝隙中挤出的砂浆铲掉,铲平“墙表”后再淋上水,淋水时一定得将砖墙及砼4表面的灰尘冲干净,直到浇透为止。
这霎儿,还不能直接抹灰,为保证“粉刷面”厚度的水平及垂直度,还应先打上“灰饼”。
“灰饼”是为了保证抹灰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提前做的抹灰“圆点”,这些“灰饼”直径30~50mm,厚度一般不超过7mm,最好用1:3的水泥和砂浆充分混合后抹成。
文龙在墙壁上确定好了“灰饼”的位置,每面墙上打了6个,又拿靠尺找好垂直与平整度,接着就“冲筋”。
“冲筋”就是在“灰饼”之间再粉一条3~5厘米宽的砂浆线条作为粉刷的标准线,也就是控制墙面垂直和平整的“带” 。
“冲筋”后,就轮到做“护角”了!
所谓的“护角”,是在墙和门窗的阴阳角,用1:2的水泥和砂浆“打底儿”,然后用“边缘抹子”修饰边角,使其与“灰饼”面儿找平。
门窗框边缝儿一定要用水泥砂浆填塞严实,以防开裂渗水。
待砂浆稍干后再用“阴角抹子”或“阳角抹子”抹成小角。每侧宽度不宜大于50mm。所有护角必须方正、顺直。门洞、窗洞尺寸统一,每侧缩小15mm。
做好上述各项准备之后就可以“抹灰”了……
文龙用“托泥板”托着“混凝土”,先拿“抹子”在墙上抹上薄薄的一层“底灰”,使其与墙面贴实。接着再分层“抹灰”,一层、一层,又一层,“早晚儿”抹至与“灰饼儿”等高。
“抹灰”之后就该大面积“粉刷”墙壁了。
粉刷前,仍需对抹好灰的墙面自上而下浇透水。
当“面层”灰面吸饱水分后,文龙就换上“木抹子”,对“面层”用力搓拉、抹平,一期使“面层”与砖面达到紧密结合。一俟抹平“面层”,就到“拉毛”工序了。
文龙踩在迭起的板凳上,双手压住“大刮尺”,按水平方向自上而下,徐徐将抹好的灰面刮平,最后再用扫帚“扫毛”。
噢——为防止雨水顺墙面流下,渗入门框和窗框上引起木框腐烂,还得在突出外墙的窗台、窗楣等处做上“滴水线”。“滴水线”就是在距拐角1-2cm处,做一条1cm左右宽的凹槽,这样水就被隔断而不会向门窗上流了。
湿润的墙面需隔一夜,再进行“涂粉”装饰。
……
“粉刷”的工序如同“抹灰”,也是先打“灰饼”,再涂白灰。
为了保证墙皮粉刷质量,文龙共分了三次进行粉刷,第一次粉刷称“头糙”,第二次粉刷称“底糙”,第三次粉刷则称“面层”,反复粉刷三遍之后,才成型。
文龙将第一次“刮糙”厚度,严格控制在20mm以内,为防“底糙”脱脚儿,他用了大力揿紧。
第二次粉刷,要待“头糙”完成后的隔天进行。中层灰用“木蟹”垂直打平,后“批砂”细“拉毛”。文龙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到墙面上下纹路均匀、清晰才罢。
在进行了两次墙皮处理后,宿舍墙皮的“刮糙”厚度就远远地超过了20mm。
文龙将二遍“底糙”与第一遍打的“灰饼”用“木蟹”认真地抹平后,就迎来了第二遍打“灰饼”,这次,文龙将“灰饼”厚度控制在6~8mm。打好二遍“灰饼”,就该粉刷最后的“面层”了,“面层”的粉刷要求最为严格,文龙时不时地,就拿刮尺找平找直。待“面层”稍干后,他又取来“铁抹子”对其进行压平、压实和压光。
最后,文龙又粉了外墙阳角、护角及窗台、窗套、凸窗侧板、外墙线脚等等。
悠人替文龙“现场讲解”到这儿的时候,这个家庭全员参与的小型“建筑队”已经辛苦工作了四天。他们家的内墙皮也已经变得又光又滑又雪白的了!
【高密土话解析】
1——“漫漫”,就是“抹抹”。
2——“和”,就是“搅拌”的意思。
3——“营生”,是“工作”。
4——“砼”,是“混凝土”的简称。 “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这个大家都知道。但“砼”是谁创造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被批准全国通用的呢?这点儿——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史料介绍:“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地提出:用“人工石”三个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仨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仨字才十笔,可以给笔录者节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就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