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 第174章 李斯入朝,君臣言改革。
时间悠悠,一个月转瞬即逝。
一个月的时间里,嬴政降维打击博士学宫官署,将一个巨无霸彻底肢解,更是对于各地郡守上了无数次的爱国教育课。
今日,便是最后一次授课,然后各地郡守前往赴任,朝廷准备岁首大朝。
本来岁首大朝十分的隆重,但是这一次嬴政明告朝野上下,岁首大朝改成了一次小朝会,只会有三公九卿参与其中。
所以,岁末结束,岁首将至,咸阳城之中一片安静,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显得格外冷清。
仿佛再说,热闹是你们的,孤单是这个季节的。
岁末已经结束,热闹的年节也已经过去,这个时候的咸阳国人都躲在家中,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大街之上,只有寥寥无几的行人,自然是显得比往日更为冷清。
……
“臣李斯见过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李斯走进书房,对着嬴政肃然一躬,神色之中带着一丝激动。经过这段时间的土地改革,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一种磅礴朝气在关中大地之上滋生。
国人百姓,不管男女老幼,对于土地改革这一政策,都是发自肺腑的支持,这也让整个关中,在这个冬季成了一片热闹的海洋。
正是因为得到了黔首的支持,李斯等人方才认识到推行土地改革,犹如当年商君变法一样,有最底层的国人支持。
只要是朝廷持之以恒,必然会完成土地改革,让大秦帝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虽然收拾的整齐,不在像前一次蓬头垢面的李斯,嬴政点了点头:“爱卿平身——!”
“臣谢过陛下!”
李斯站直身子,整个人一下子出现在了嬴政的眼中,相比于之前那个微胖的,白净的李斯,眼前的李斯仿佛变了一个人似得。
此刻的李斯,皮肤黝黑,整个人体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干瘦,一下子仿佛皮包骨头一样。
但是,这一刻的李斯眸光锐利,整个人精气神十足,显得更为健康。
看到这一幕的李斯,嬴政心头也有些震撼,他心里清楚,为了土地改革,李斯终日奔波在关中诸县的田地之上。
风吹日晒,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嬴政长身而起,从长案之后走出来,对着李斯肩膀拍了拍:“这段时间,苦了爱卿,朕在这里,替国人百姓谢过了。”
见到嬴政微微低头,李斯吓了一跳,连忙躲避掉,对着嬴政深深一躬:“陛下,臣身为大秦丞相,此乃李斯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
“呼……”
轻吐一口气,嬴政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一字一顿,道:“只要是一心一意为了大秦任劳任怨的官吏国人百姓,都当得起。”
说罢,嬴政一伸手,朝着李斯示意:“爱卿坐,给朕说一说这段时间土地改革发生的事情,以及你们遇到的难题!”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从容落座,这个时候,嬴政朝着赵高吩咐一声,道:“一壶凉茶,然后你守在外面,任何人不见。”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从偏殿将凉茶准备好端过来,然后离开了书房。
他心里清楚,嬴政与李斯的谈话,必然是关系到土地改革一事,这件事是大秦帝国之中的头等大事。
真正意义上,关于土地改革一事的机密,只有嬴政与李斯王绾郑国等寥寥数人清楚,其他人只晓得只言片语。
在这个时候,正在土地改革进行的关键时刻,赵高自然不敢站的太近,这一段时间以来,他自然是感觉到了嬴政对于他的排斥。
他不得不更加的谨慎!
赵高心里清楚,在这巍巍秦宫之中,他的一切都来自于始皇帝的信任,要不然,他什么都没有。
喝了一口凉茶,滋润了一下喉咙,李斯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言辞,方才朝着嬴政,道:“陛下,这一次由于国人百姓配合,土地改革一事推进很快。”
“由于廷尉府官署大刀阔斧,这一次各地老世族冒头的不多,但凡是冒头的,都被廷尉府问罪,这个时候,廷尉府的监狱之中,只怕是住满了。”
……
以刀开路,以剑前行!
李斯等人之所以推行土地改革速度加快,除了国人百姓的大力配合之外,还有李斯下狠手有关。
嬴政可是心里清楚,在他的案头,弹劾李斯的奏章已经堆满了案头,而且最重要的是,内史郡守是蒙毅。
而且关中大地之上本就是老秦人的地盘,要不然,李斯等人速度不可能这样的快。
“如今岁末已经过去,从明天之后,便是三十年了,到时候朕会召开岁首朝会,明确始皇三十年的整体国策。”
嬴政喝了一口凉茶,沉吟了片刻,将茶盅轻轻放下,然后朝着李斯,道:“国府官署之中,有王绾在,你继续推行土地改革。”
“朕唯一的要求便是在启耕大典开始之后,关中的土地改革结束,关中的国人百姓能够耕种。”
“我大秦以耕战起家,耕种是重中之重,至于大军之中,有王贲与蒙恬等人在,朕反而是不担忧。”
说到这里,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语气幽幽,道:“朕可以明确告诉你,接下来大秦朝廷的变革会越来越多,尔等皆为秦吏,当提前做好准备。”
在这个时候,嬴政不得不提前与李斯等人通气,这样一来,不至于事情发生之后,大秦朝臣措手不及。
毕竟只有君臣同心,才能让大秦帝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臣明白!”
微微点头,李斯迟疑了一下,他心里清楚,嬴政是一个想法很多的皇帝,他既然是这样说了,必然在未来伴随着更多的改革。
一念至此,不由得朝着嬴政,道:“陛下,土地改革尚未结束之前,大秦帝国不宜大动干戈。”
“臣与毕元,郑国等人探讨过,臣等纷纷认为土地改革最容易的是关中,最难的是关外诸郡,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