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不想加班 - 第三十七章 泰山决战【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军的冲势更猛一层,对于守城的定远军来说,哪怕带着高涨的士气继续战斗,他们能够真正做到的也是有限的,城墙上的局势并不能被控制住,两边都还在拉扯。
    袁绍等待了一会,思考片刻,还是没有让部队继续拼下去。
    因为再拼下去的话,技能效果一失效,对于袁军的士卒来说,会突然有较大的体力负担,但时候甚至可能撤离不及时,出现败亡,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气势就会丢了。
    现在虽然说守城方的士气起来了一些,但是袁军的凶猛还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时候撤,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袁绍其实心中总是觉得有遗憾和无奈。
    因为他发现无论怎么拼,自己总是只能被迫选择一些在困境之下对自己最好的选择,这样看起来总是有一种自己赚了的感觉,但是实际上他一直都在吃亏,现在是定远军的气势抬了起来,原本他可能有机会用这种实力的突然变化打泰安城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失守。
    刚刚那种势头看起来似乎就是能够在一天之内拿下来的。
    这要是真的拿下来,那可就是创造奇迹团了。
    但是现在却只能够放弃,怎么能说是赚了呢?
    而且袁绍也见识过天下诸侯的兵力,说实话,就现在他所带领的袁军的实力,可能也就吕布带着西凉军能够压得住自己,其他人,哪怕再强也顶多是跟自己均势,要是遇上一些不出彩的,袁绍都觉得自己能够像当年碾压黄巾军一样去碾压他们。
    而就在袁绍看到城头己方势力又被强势地压下来之后,就命令攻城的军队放弃猛攻,回阵休息调整换队一下。
    这个时候,袁绍的预见有了成效。
    带着骑兵后撤去提防后方袭击的文丑正好撞上了远远观测到泰安城受袭之后,从泰山上的据点下来前来支援泰安城的徐晃他们。
    文丑手中的长枪枪尖对着侧下方,盯着面前手持一双大斧的徐晃。
    他的身后是上万骑兵,而徐晃的身后是上万定远军步卒。
    如果真要不要命地打起来的话,那文丑所带的骑兵应该能够胜过现在的定远军。
    但是文丑现在并不敢就这么将兵力都浪费在徐晃身上。
    因为他身后这上万骑兵是如今的袁军应对刘备大军的那些特殊骑兵军团的唯一应对部分了,如果现在就将这些骑兵在这里拼掉小半的话,那之后面对刘备的时候就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了。
    所以他想要执行好袁绍的命令,将徐晃他们逼退就好。
    可是他没想到徐晃在这么明显的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及时后撤,而是就这么在宽阔的平野上跟自己对峙了起来。
    似乎他身后的上万士卒也是同等实力的骑兵一般,按照实力的评估来说,不说文丑和徐晃两人的战斗胜负,如果单单是两军对攻的话? 战损比可能会达到四比一甚至七或八比一的程度。
    因为平野上骑兵对于步卒的克制实在是太强了,更何况其实徐晃手中的队伍里大部分其实都是青山军,青山军在山林之中是近乎无敌的存在,但是到了平野上,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步卒,甚至因为他们长期呆在山林中? 对于平野作战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双方都没有说话? 而且他们刚刚好就隔着一条溪流面对面对峙,徐晃身后的定远军们已经将盾阵摆好,严阵以待。
    他们是明白如果不去救援泰安城? 让守城压力降低一些的话? 泰安城可能会在袁绍这种疯狂的攻城阵势下沦陷。
    毕竟泰安城也不算是大城,更是没有什么花样众多的守城军备什么的。
    徐晃虽然说对徐庶的感觉和印象都很好,也了解他的实力? 但是他还是担心在袁绍的这种攻势下他会撑不住? 毕竟他是了解徐庶的? 徐庶是一个思想成熟,理论强大的天才? 但是在实战经验上? 徐庶可能接近为零,他更多的经验知识都是从书上得到的,而他的对手,袁绍袁本初,虽然说袁本初有时候总是会做出一些不够大气的决定,但是从一路过来袁绍的战绩和表现来看。
    袁绍,还是属于大汉之中较为优秀的将领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可否认。
    而且徐晃甚至觉得袁绍的军事指挥能力会不逊于自己,毕竟当初诸侯讨董的时候,河内战场可是袁绍带队顶住了吕布的压力,竟然能够将之前跟其他诸侯交手的时候战无不胜的吕布往回逼退,这已经足够说明了袁绍的军事实力了。
    就算是他更多是凭借他手下的将领和谋士的才能,但是他本身的决断能力还是值得夸赞的。
    有着这种可以被称为一方雄主的对手,徐庶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破绽。
    徐晃最害怕的就是这个。
    两军都没有出声,他们就这么静静地隔着一条小小的溪流相望僵持不动,但是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开战了。
    或许能够引着他们到泰山附近再进行战斗,这里的距离应该足够且战且走不至于被骑兵收割,只要稳步后退就行了。
    徐晃心中拿定了主意,想要带着队伍往后缓缓撤退,将文丑的骑兵队伍引到泰山中,但是在撤了将近半里之后,他发现文丑他们没有一点挪窝的意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们动,甚至连箭都不放的。
    该死......
    徐晃挥了挥自己手中的斧头。
    现在徐庶的布局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被反制了。
    文丑挡在这里,自己退他不跟进,自己如果要绕的话,骑兵的机动性能够轻易地追上,那他就是一个柱子,矗在那里,严禁徐晃前进。
    除了通过战斗打通这条路之外,徐晃没有别的选择,但是一旦战斗的话,己方的伤亡绝对是不小的,到时候甚至可能突破了文丑的封锁之后,己方能够支援泰安的力量也不足,这是真的不好办,泰安城的守城可能真的就只能依靠徐庶和城中那万余定远军和其他的民兵了。
    徐晃犹豫了,这是他少有的决策犹豫,他现在进退两难,他只能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卒,却发现他们的眼神没有自己这般的犹豫,恰恰相反,他们的眼神坚定,清澈,没有对于困难的畏惧,相反只有对于战斗的渴望和自信。
    对手强又如何?
    定远军成军之后,还没有用真正的硬仗来证明过自己呢。
    像太行黑骑、白马军、奋勇军、扬武军等等,这些比定远军早成立一些的军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荣誉之战,有着属于他们的代表战斗。
    这些战斗哪一场不是因为是硬仗所以才会被人记住的呢?
    他们不畏惧战斗艰险,他们只担心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军队证明自己。
    徐晃恍然。
    其实他到了刘备手下担任大将之后,一直觉得刘备集团的军队战斗力要比其他的诸侯要强上不少,但是他以前是归结成己方训练有素,兵源优质的因素,但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了真正让这些军队能够在战斗的时候爆发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战斗力的原因了。
    或许就是军队制度上的问题。
    从一开始刘备集团对于大将的任命和选用就是有自己的考察角度的,基本上都是小陈先生跟玄德公商量好定夺的,所以在任用之后,玄德公都会给予极高的信任度。
    并且在小陈先生给玄德公的建议之下,各军其实都是围绕着建军大将为核心进行组建和训练的,这些军队会因为主将而拥有更高的自我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太行黑骑的成员,若是有人问起他身份,他一定会骄傲地说自己是张飞将军帐下的太行黑骑,而不是说玄德公帐下的骑兵。
    小陈先生提议的这种军队放权,让军队的战斗有一定的驱动力是为了自己而战,当人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和利益而战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而如果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为别人的利益而战的时候,他们总是容易更多去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在战斗的时候为了保命束手束脚。
    既然自己的士兵们都已经做好准备了,那自己有什么好犹豫的?
    徐晃想清楚了。
    如果自己不出击,一直守着泰山的话,除了能够保留下这万余士卒的力量之外,在这场战争中根本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那还不如当初根本就不要出城,现在在城里帮忙守城还更好呢。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必须要前进,必须要战斗,必须要吸引来袁军更多的兵力,削减泰安城守军的守城压力。
    “圆阵,起盾前进!”
    徐晃在马上直接下命令,他根本不需要说要战斗,这个命令,已经是前进斩敌的意思了。
    “诺!”
    军队中不同的地方响起了基层军官对徐晃命令的响应。
    定远军迅速地调整好了阵型,刀盾列阵在外,弓弩在内,长枪隐于盾后给予骑兵冲阵压力,他们训练有素地调整好位置,将徐晃包围在阵型中央,开始朝着小溪流的对岸行进而去。
    “还真的来?大名鼎鼎的徐公明也会看不清形势啊。”
    文丑努了努嘴,哪怕定远军已经结成了圆阵,文丑也不觉得他们能够用这笨拙的步弓兵阵型来闯过自己这万余骑兵。
    “那就来吧,刚好我这一肚子的气不知道往哪里撒呢。”
    文丑自言自语道。
    现在在他心里,所有刘备阵营的将领,都在自己的必杀名单上,他要复仇,当一个坦坦荡荡的复仇者。
    这场复仇之旅,就从徐晃开始吧!
    “动起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文丑并没有直接带着自己的队伍跟徐晃面对面撞上,因为他们的距离并不算远,他要让骑兵的优势发挥出来,拉开足够的距离再冲阵,才能够将骑兵的冲劲优势发挥出来。
    徐晃看着文丑带着队伍远离己方之后,也明白他要做什么,比较老徐也是带过大队骑兵的。
    “变阵!”
    “刀盾前顶,收缩前排,长枪前列起枪,侧列斜刺,弓弩平射,变锋矢阵。”
    徐晃的指挥到位,并且没有丝毫的慌乱和焦虑,经验老道可见一斑。
    在面对骑兵冲击的时候,将军阵变为锋矢阵,能够减少对方骑兵的正面冲击范围,而从侧面经过的骑兵也会因为长枪兵的刺击而失去攻击的机会。
    只不过这样的变阵,已经意味着在阵型前端,也就是锋矢阵的锋矢之处的士卒,几乎是非死即伤,而且这种伤必然是大伤。
    因为他们要承受最大的冲击力度,甚至可能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后方的其他盾卫做缓冲,去缓解掉那种可怕的力道。
    文丑身上的蓝色光芒亮起,他的军阵技能也开始生效,虽然并没有说极为强力,可是经过加成之后的轻骑兵也冲出了一种重骑兵的气势来,速度和力量的结合,就这么迎面而来。
    徐晃悬着一颗心,他不知道增强之后的袁军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强,不知道定远军的士卒们能否抵挡得住他们的冲击。
    他要选择相信自己的士兵们,相信他们的实力,相信他们的决心。
    “杀!”
    文丑带头冲阵,他面对着定远军已经做好的阵型防御,并没有任何犹豫和惧色,反而更加兴奋。
    马蹄踏在了浅浅的溪流之中,溅起了泥水粘在了周遭的马腿之上。
    在片刻之后,这片浅浅的溪流,就不再是清澈透明的,但是它也不是因为被大量的人马践踏而变得浑浊。
    它变成了血红色的。
    它变成了死亡和伤痛的代表色。
    文丑一抬马首,手中的长枪不断地刺出,透过盾牌的缝隙命中定远军士卒的躯体,他的宝马踏在了盾牌上。
    仅仅是一回冲击,锋矢阵的锋矢部分就直接被冲开。
    好在这种长型的阵型优势就是在头部被冲开之后,后方还能有人能够顶上。
    在两军撞上的瞬间,人仰马翻,甚至在这小小的军阵头部出现了短暂的血雾情况,刀枪与肉体接触的声音是唯一的主旋律,伴奏的还有马的嘶鸣,人的哀嚎,和躯体摔砸在地面上、溪流中发出的声响。
    在这一刻似乎生命一点都不值钱。
    在这旷野上,发生着和泰安城城墙上相似的场景,死亡笼罩着整片战场。
    徐晃举起了自己得双斧,凝视着在己方军阵前方不停杀伤着自己的士卒的文丑,他驱马让士卒们给自己让出一条道来。
    他要将文丑斩于马下,做到了,敌军不攻自溃!
    泰山决战,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