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七一章 为人民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自己的叔丈人之后,杨都督也就算是彻底与朝廷划清界线了,至于天启和孙承宗会不会接受……
    他们有选择权吗?
    绞索就在杨家的手中,如果他们打赢这一仗自然也就什么事没有了,但如果他们打不赢这一仗,那么以后敢动杨家在北方的产业就勒紧一下绞索。
    粮食大棒在手。
    漕运的控制权在手。
    根本不用担心天启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虽然这时候真正的天灾依然还没降下,但北方也已经感受到凛冬的寒意,去年整个北直隶和大半个山东就已经处于饥荒状态,地瓜都快成了各地的主粮,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而今年被去年吓坏的各地百姓,更是纷纷搜罗地瓜准备种,天启尽管早就从杨信口中听过地瓜盛世这个讽刺性的词,但他依然不断命令九千岁在各地赏赐地瓜以扩大种植面积。
    他也知道杨信所说的天灾。
    这个都不用特意告诉他,他看看杨信这些年的举动就知道。
    杨都督可是有神话色彩。
    虽然对于知道底细的人来说,他那些出身的故事都是编的,九千岁不可能不知道,杨信的身份本来就是他老兄弟黄镇在任丘花钱买的。
    但是。
    杨信的身体是真的。
    他挨上一刀转眼愈合的身体,本身就是带着神话色彩的。
    一个这样的人,这些年不计投入的不停做罐头,做出的罐头根本就不卖,直接运到各地的地窖存起来,甚至在广东做罐头都用海船运到济州岛杨家的地窖仓库储存起来。而且不停开荒,甚至跑到台湾这种地方披荆斩棘,而各地商号更是低价向民间不断出售各种新种子,玉米,地瓜,最近又开始卖土豆,尤其是高粱,都跑到炒花牧区去种。而他收购石油的生意明显就是赔钱,可赔钱却依旧加价收购,搞得陕北一带就像疯了一样到处都是养毛驴的。
    这一切都不正常。
    以他的权势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坐享受荣华富贵,却非要做这些收益低甚至赔钱的。
    杨家有新式的纺织机,一个女工手工就能同时纺几十锭纱,但他宁可从遥远的印度买棉花回来纺纱织布使得产品在广东货面前毫无竞争力,也不在本地购买棉花,更禁止杨家庄户种棉花……
    他不知道这更赚钱吗?
    他这一系列怪异举动,只有一个合理解释。
    他在备荒。
    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一场超出人们想象的饥荒降临,必须用尽一切手段增加粮食产量并囤积足够的食物,而去年陕北的雪灾,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毛驴队,地瓜推广,各地商屯的储备,迅速解决了陕北的饥荒,再结合他的神话色彩,就连那些士绅其实也有点相信他了。
    但是……
    相信他又怎样?
    相信他就让他分田地了?
    开玩笑!
    对于士绅来说饥荒又怎样?饿死的不是自己就行,饿死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佃户农奴又怎样?只要自己地还在就行,就像方从哲说的,过不了几十年又是一片盛世,野火烧过的农田再长起来一样丰收。对于勋贵官员甚至皇帝来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只要统治权不倒就行了,羊群饿死一批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还是羊群的主人还是牧羊人就行。
    耽误不了吃羊肉就行。
    饥民造反?
    杀呗!
    都能把野猪皮炮毙的官军,杀造反的刁民还不是砍瓜切菜一样?但杨信现在玩的,却是在让羊群知道自己不是任人宰割的,让羊群学会反抗牧羊人,反抗被宰杀吃肉的命运。
    甚至他还把大炮给了羊群。
    这才是最危险的。
    但他们却不知道,杨信正在做更狠的……
    “四民大会!”
    杨信说道。
    送走叔丈人的他,接着召集各地军管的官员开会,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
    “士农工商,不过得加上兵。
    士就是读书人,但不仅限于有功名的,所有那些举人秀才包括童生都算,就是那些教书先生,甚至写小说的,画画的,研究科学的,统统都算是士。
    至于剩下的农工商就不用解释了。
    各地四民成年男丁各选一人,在南京组成四民大会,以后有什么打仗收税之类的事情,会先告诉他们,他们再告诉各地人民,甚至他们觉得有不合适的,也可以提出些意见。但只供参考,是否采纳由我决定,而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抓阄,而参选的资格也很简单,就是交税的税证,每一户交完税之后发一张税证,一个税证就是一个抓阄名额。
    无论农民交的地租,工匠交的丁银,商人交的各种商税都算。
    然后根据税证抓阄。
    抓到的就是四民代表,每个县四个,每个军一个士兵代表,他们到南京专门组成四民大会。
    五年一换。
    期间有做的不好的,所属县的百姓可以来找他,甚至向我告他。”
    他紧接着说道。
    “主公,何必如此麻烦,有什么事情您下令,下面听您的就行。”
    一名军官说道。
    紧接着一片附和之声。
    “不,不,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过得更好,但我们不是圣贤,难免也会犯错误,所以需要人民的监督,四民大会就是为了监督我们,避免我们做错事的。”
    杨信谦虚地说道。
    手下们立刻一片崇拜的目光。
    他们都是杨家的家丁,也就是杨信这些年自己家学校培养出来的,但就知识水平来说,也就相当于现代六年级,再高也很难了,不过军事素质当然要高的多,目前在各县及镇乡充当军管会主任。
    对杨信属于狂信徒式忠诚。
    但年轻,缺乏实践,一脑门子的热血,所以杨信只能再从昭义调一些熟悉政务的小官配合他们。
    经过了三年时间后,昭义市这个纯属放养的民兵体系,倒是自己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监管,基层官员们也难免有些不够廉洁。当然,比起过去的朝廷官员们来说他们都廉价的像楷模,毕竟做的过分了容易被打黑枪,而且昭义市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司法体系,司法更多取决于军政官员的武力。
    如果哪个庄头惹起公愤,被民兵乱枪打死了,上级往往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
    这样贪腐就很有限了。
    但不是没有。
    而且时间久了肯定会加剧,所以这个体系也得改造。
    但那些基层官员的办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这样他们与这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正好互补,在刚刚拿下的各地建立民兵体系同时主管政务,尤其是分田地这种大事。
    而司法则是另外一套……
    还是借着南京都察院,大理寺的皮,但明确为前者相当于检察院后者相当于法院。
    但人员也是家丁,这个不可能把那些御史弄回来。
    法律依照大明律就行。
    这本法律就这个时代而言已经够用的了,不够还有大诰,前者是专门法律,后者是例判,当然,是杨信自己把大诰里面部分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挑出,专门的精修版大诰。一手大明律一手大诰,这两样就足够确保法律依据,不过他不能任命御史之类的官员,所以都察院就是检察官大理寺就是法官。
    而治安则是军队。
    专门有一个直属瀛国公幕府的军改编为公安军,然后向各县派驻公安营,各乡派驻公安队,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镇压地主的反抗,保证各地的分田顺利进行,毕竟难免会有地主对此采取不理智的行为。
    这就是目前他对这片控制区的管理体系。
    至于税收,财政之类,这个由瀛国公幕府下属各部负责,各部部长对他负责,包括军队也归他幕府下属参谋部负责,这样他军政一把抓,只有司法体系还披着朝廷的皮。然后再搞个四民大会,这样民意机构也有,他就可以打着人民的旗号,在这片控制区作威作福了,以后再抢到的新地盘就抓阄出四民代表加入四民大会,然后就一切顺理成章了。
    至于抓阄……
    抓阄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
    搞选举的结果最后只能是有钱人说了算,那些老百姓哪懂那么多,有钱人略施小计就哄住了他们,但抓阄不会的,虽然有钱人也会收买那些代表,但好在杨信也没真准备让这个四民大会决定什么。这个机构的目的只是让百姓知道自己的权力,另外也是以此整合控制区,毕竟杨都督还只是瀛国公,他需要一个能从人心上整合这个控制区的东西。
    四民大会就可以了。
    四民大会代表着这片区域单独形成了一个整体,使得百姓从心里上开始从皇权统治摆脱出来。
    但要说真发挥什么作用……
    话说英国人到最后,还不是得护国公说了算,教科书上吹嘘英国人,但事实却是护国公告诉议员们,他们有呼吸空气的自由,至少在目前情况下,这样的机构只能是象征性。
    象征着人民一样可以拥有权力,皇权不是高高在上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