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89章 雍熙北伐
第89章 雍熙北伐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打完雅克萨之战,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与沙俄进行谈判的康熙看着中间那句话,不由赞叹:“此话一针见血,真正总结了历史上的所有类似事件。就像这沙俄,如果朕的大清没能取胜,这帮豺狼又怎么会坐下来进行谈判?”
至于宋人推崇的以德怀远,他不置可否。虽然清朝一直都推崇儒学,大力宣扬儒家理论,也赞美道德与仁义,但那些都是统治需要。若非如此,为何他还要大力鼓励满族坚持训练弓马骑射?为何要不断强化对满族“先祖打下江山”的历史宣传?为何还要对外作战?
要不然,大家坐下来,静心修习道德,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然后就能教化外敌、平息内乱了?
实际上,康熙自己一直认同的都只是儒学统治天下的作用。至于满洲军队等方面,则一向秉承自己的理念。
他如此评价,身边的太子、下首的几位王公大臣和皇子阿哥们自是点头受教。
同时,反应激烈的还有一群人。
那就是秦汉时期的儒家。
秦朝,叔孙通眼见宋朝的文人搞出了这种思想,连忙出声反驳:“陛下,我儒家是何种思想您也有所了解,绝非如此啊!还有朝中诸公,虽然诸位大多并非我儒家学派,平日里也有不和,但我儒家绝不可能在国防军事上盲目推崇道德主义,也不可能主张以德怀远啊!”
面对自己心中坚持的理念被泼上黑水,他动情不已、声泪俱下,几乎要痛哭不已。
嬴政出言安抚:“朕知晓,叔孙博士无需挂怀。”
得到了肯定的叔孙通心下安定,精神振奋,张口就将宋朝文人喷的体无完肤,仿佛他们个个都是从头到脚流脓的十恶不赦之人。
朝中诸公看着叔孙通声嘶力竭,也是心生同情。
诚如叔孙通所言,虽然他们不同学派,平日里多生龃龉、摩擦不断,但确实也对彼此的主张和理论颇为了解。儒家不少分支,眼下当真还没有如这宋朝文人一般的思想流派,平白就被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宋人坑了一把,谁能忍?
汉朝,元狩四年。
同样在十日内被召回京城的董仲舒看到宋人的理念,大怒:“我儒学何时出了此等思想?这些都不过是懦夫、小人行径!”他年岁已高,颇有点气喘吁吁,“还打压武将,分明就是这帮打着儒家旗号的小人为自己谋求利益罢了!这些人有何脸面称自己为儒家学子?”
说完,他还有些不过瘾,顺势给谷梁派上了眼药:“臣以为,就算这后世出现了此等想法,也必然是谷梁派开的坏头。臣公羊学派一向秉持‘九世之仇犹可报’的思想,倒是那些谷梁们,喜欢什么相互友爱、反对战争,说不定这就是他们的流毒!”
殿内亦有谷梁文士,虽只有不到五指之数,但面对公羊时同样战斗力不低:“董公如何能做此妄断?我等谷梁,追求仁爱友善,不想你们公羊那般诉诸于暴力,但我等可没有支持不修军力的妄言!”
【说回宋太宗赵光义攻打辽朝一事。
先前御驾亲征的高梁河一战,并没有彻底打消赵光义收复燕云的雄心壮志,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暂且搁置,但一有机会,他的野心又会重新生长。
这不是坏事,至少到目前他始终没有放弃收复旧土的决心和勇气。但,他并没有对先前的失败进行复盘和反思,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轻敌和战术失误,这对接下来的作战是致命的。
很快赵光义眼中的外部时机到来了。
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耶律贤驾崩,其子也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登基,年方十二,由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
见到辽朝如此情况,赵光义顿时相信了贺令图等人的报告:“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他觉得,自己等待已久的辽朝内乱的机会来了。等他处理好国内事务——赵德芳赵廷美死亡,并积累好打仗所需的战略物资,就可以发兵攻打一波了。
于是雍熙三年,也就是四年后,赵光义正式发动了北伐,也可称为雍熙北伐。
此时,辽圣宗耶律隆绪十六岁,朝政大权依旧掌握在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手中。】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赵光义:“你是怎么就认为当时辽国好欺负?就因为皇帝年少、太后主政?那辽国是第一次太后主政吗?”
就算你因为当年陈桥兵变,认为太后幼主的组合十分弱小,你也得看是哪对太后幼主吧?辽国的能够辅政的太后,就比如上一个应天皇太后述律平(萧平),就不是省油的灯啊!
他这好弟弟的情报系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汉朝,元狩三年。
刘彻也在嘲笑赵光义:“依天幕所言,这少帝庙号圣宗,太后被尊为承天太后,想来二人都必是有为之君,宋太宗的苦心大约是要错付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到了那句“奉遗诏摄政”,有遗诏可不一样。
如果遗诏为真,那必然是辽景宗认可这个太后的能力——庙号景宗,这是个好庙号,说明不是个昏庸之君;如果遗诏为假,那这个太后既能伪造遗诏,还能让朝堂都认可,也说明不是无能之辈。
毕竟,若是他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生母不能得到他的认可,他必然是要直接带走的。
想到这里,刘彻嘴角又挂起了笑意,他可不用思考这种问题,太子正在茁壮成长,而自己也没有身体问题,日后必定能够平稳交接给太子一个盛世天下!
辽朝,保宁五年。
此时辽景宗耶律贤在位,立了萧绰为后,二人已经育有一子,也就是耶律隆绪。
听着天幕的讲述,耶律贤一面高兴不已——他的庙号很好,他的儿子更是圣宗,而他恩爱有加、才能卓著的皇后也被尊为承天太后,这是辽朝的兴盛啊!
另一面也颇为忧虑——文殊奴(耶律隆绪契丹名)登基时才十二岁,那他自己驾崩也就是三十五岁!虽然他身体素来不好,但也没想到自己会离世如此之早……
萧绰坐在他身侧,劝慰他:“陛下注重养生,日后减少外出奔波,定不会再如天幕中一般早早离世。”
耶律贤握住萧绰的手,动容道:“日后,燕燕你的担子可能还要加重了。”
几位大臣在一旁,既忧虑于陛下的过早驾崩,也庆幸辽朝还有皇后、日后的太后可以支撑朝政。
【实际上,赵光义并不应该如此随意相信了辽朝虚弱的话语,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只是觉得是时候攻打辽国了,与辽国内部情况无关。
但辽朝承天皇太后并非籍籍无名之人。辽景宗在位时,尚为皇后的萧绰就已经主持政事,裁决辽朝各类政务,宋朝不应该这种消息都不清楚,因为辽朝本身对后族参与朝政并不忌讳,也就没有对此遮遮掩掩的习惯。从承天太后执政开始,到辽圣宗亲政直至驾崩,是辽朝的黄金时期。
而此时,太后任命耶律休哥为燕京留守,允许他便宜行事,总令南面的军务,在此期间“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
因而赵光义在对外征战时机的选择上,是绝对错误的。
对了,插个题外话,承天皇太后这么一个对辽朝功勋卓著的人,宋朝文人对她自然是心怀怨恨,他们没有办法实际上对辽朝做什么,就给她写了一堆小作文。
宋朝文人,写小作文的能力还是非常高的,从数代之前的朝代到宋朝,他们给很多人写了很多小作文。】
辽朝,统和五年。
“小作文?”承天太后萧绰讥讽,“看来朕还是对这宋国打得轻了,才让这些酸腐文人不知收敛、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去岁,太后方才率军亲征,打败了赵光义的北伐军队,收回所有疆土。(辽景宗特许萧绰称朕暨予)
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笑道:“宋国内政弊端频出,难以保证军队战斗力,短时间怕是难以改变,又如何与我大辽一争长短?只能一逞口舌之利罢了。圣人深谋远虑,我大辽又政治清明,必能让宋国知道尊卑正统。”
韩德让也道:“我们应当帮助宋国,维持他们的‘祖宗之法’才好。”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刘彻莫名感觉这“小作文”指向了自己:“宋人的小作文,不会也有朕的一份吧?”
几位大臣们左右看看,不知道说什么。因为他们也觉得以陛下的风格,有一份甚至多分小作文依已经是板上钉钉,甚至,连他们这些臣子都有份也说不定。
唐朝,贞观三年。
听到宋朝文人酷爱写小作文,李世民已经能够猜到自己的结果——必然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就玄武门这件事估计就够那些人写上好几篇小作文了……就是不知道,大唐其他君主会不会也有?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
和上官婉儿等人一同观看的武瞾笑了,带着满满的不屑:“这宋朝文人,自己没有开疆拓土、打败敌人的能力,又受利于宋朝抑制武人的制度、不愿重用武将,自是没有办法对辽朝做些什么……这小作文,大约也不止写给了承天太后,还写给了朕吧。”
无能之辈啊,偏偏还喜欢恶心人。
上官婉儿也笑道:“估计不止写了陛下,他们自己的政敌可能都会有小作文。太宗陛下他们也少不了,还有先前的秦、汉也是如此。”说着,她摇摇头,“由此可见,宋朝官场风气大约不算很好。”
【对此次北伐,赵光义寄予了厚望,也细细思量了作战的方案。
对于先前的高梁河一战失败,他认为有自己孤军深入的原因,因此此次北伐设置了三路大军:东路以曹彬为主帅,米信为副,率领宋军主力两军同行,出雄州,以缓慢行军的战术,张大声势,向辽南京进发,以牵制辽军主力;
中路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
西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出雁门关,攻取关外诸州,再与中路军会合。
然后挥师东进,从北面与东路军夹攻南京。
简单来说,就是声东击西,让曹彬率领大军当靶子,在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吸引辽军;而田重进和潘美趁机夺取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最后中路西路与东路对幽州展开钳形攻势。】
唐朝,贞观三年。
早就有人拿来了地图,虽然宋朝有些地名与此时已经不同,但依旧能够对照。
李世民微微皱眉:“虽是吸取上次孤军深入的教训,兵分三路,但这三路军之间的距离未免有些过远,若有突发情况,难以及时有效配合。”
李孝恭看了看东路军队和中路西路两军的行进路线,道:“相较中西二路,东路大军路线过短,若想达成会和,恐怕要等待不短时间,易生变故。而且,他们的粮道情况如何也是问题。”
这些都是问题,东路大军显然只能缓慢行进、甚至原地等待,而一旦时间拖长,辽军必然有所反应,或袭扰或截断粮道,宋军内部也可能生出反对和争功之声……这就要看主帅的水平了。
“况且,朕觉得,这计划看似周全,但完全是宋朝单方面的一厢情愿,看起来他们对辽朝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对辽朝进行认真的情报调查。”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倒是对赵光义此次的选人还算满意:“曹彬清廉谨慎、识虑深远,朕最信任的就是他。潘美知兵善战,也是大好人选。”
【三月,三路宋军已出关,向辽朝开拔。
开始的战局十分顺利,中路军攻占了灵丘、蔚州。西路军更是连克寰、朔、云、应等州。东路军攻占了岐沟关、涿州等地。
但辽军此时也已经有所反应,镇守幽州的正是耶律休哥,他没有与宋军正面交锋,而是不断派出轻骑绕到宋军后方,截断粮道。
消息传回辽朝,萧绰很快做出了部署。三月初七,萧绰亲带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宣布亲征,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三月十九,萧绰命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命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潘美杨业一路。四月初一,萧绰与耶律隆绪屯驻于幽州北郊。
此时耶律休哥的断粮大法取得了成效,曹彬攻占涿州十多天后,发现粮草即将消耗殆尽,于是撤出涿州、退到雄州来补充粮草。
赵光义本来就对曹彬行军速度太快心生疑虑,按他的想法,走之前他就嘱咐了曹彬“持重缓行”,怎么着也不会打这么快。现在一听到曹彬因粮草退守雄州,顿时大惊失色:“哪有敌人在前,还退兵补充粮草的?”
于是就指挥曹彬停止后退,让他带兵往白沟河和米信的军队会合,养精蓄锐,等潘美他们打过来一同夹击幽州。】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