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 第175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单说杨业,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一说杨家将,相信你们都多多少少听过吧,小时候就算没跟爷爷奶奶看过,也跟着爸爸妈妈看过杨家将,对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毫不夸张的说,杨业担得上一句北宋战神的称号。在岐沟关之战后,宋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杨业依旧悍不畏死的准备上前线迎敌。可惜的是,杨业虽然悍不畏死,但他的同僚不这么想。杨业兵败后,他的同僚并未选择营救。反而选择了逃跑。
【秦始皇】嬴政:料到了,君主就是这么个德行,手下人能多有骨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这件事吧责任人有很多,锅也不能只背在一个人头上,虽然事后赵光义对杨业的同僚们都进行了追责,具体表现为降官职。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最应该追责的人就是赵光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杨业死后。宋朝可以说是被辽国打的节节败退。土地不停的被辽国蚕食。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辽国打过来,宋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根本就没有说那种你来我往势均力敌。就完完全全在被动挨打。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输到什么地步?输到辽国抓的宋朝俘虏都没有地方住了,要辽国另外专门修筑一座城,用来给宋朝的俘虏住。因为他们抓了太多太多。
赵匡胤:......
虽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但听到这些,还是会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唐太宗】李世民:杨业的同僚是谁啊?怎么做出这种事情?战场上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难道这也是能随意拿来开玩笑的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的监军是赵光义派下来的一个文臣,叫做王侁。杨业的同僚则是潘美。你说潘美问题很大吧,他好歹也是一个宋朝名将。甚至早年间,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你说潘美没问题吧,他确确实实在这场战役中害死了杨业,虽然责任人是谁,还非常有争议,但王侁跟潘美显然是要负责任的。
潘美?
赵匡胤眉头紧锁。
他明明记得潘美并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
怎么跟了赵光义以后。
行事反而如此见不得光?
【汉高后】吕雉:萧太后这般厉害,后世史书如何评价她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史书对萧太后的记载评价还算不错吧。其实史书并不会过多的去宣扬或是美化什么人,更多的是,以客观角度去记载掌权者的功过。毕竟当史官的,骨头都还挺硬的。
【汉高后】吕雉:那历史书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历史书的话,除了武则天。你们这学期应该不会再在历史书上见到任何女性了。等到八年级的时候书上会讲一讲慈禧。
【汉高后】吕雉:慈禧?莫非她也是女皇?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不,前面说过的呀,这么快就忘了吗?武则天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且仅有的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慈禧同样也是太后,只不过比起前面几位掌权的太后来说,她的风评要差很多。不过她的所作所为确实也无法跟前面的几位掌权太后相提并论。无论是吕雉,邓绥,萧太后,又或者是刘娥,在我眼里都甩慈禧八条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回韩德让,韩德让比萧太后大了12岁,在耶律贤死后,他和耶律斛轸被萧太后委以重任,成为了顾命大臣。许多人喜欢拿萧太后和韩德让有私情说事。理由是萧太后如果和韩德让没有一腿的话,她不会将宫防禁卫这么大的事交给韩德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不会给韩德让这么大的权利。有人试图伤害韩德让,萧太后就会直接将人杀掉。但是在我看来,私情这两个字首先就说的很不体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寻思人家萧太后也没藏着掖着。怎么到了某些人嘴里就成了那么上不得台面的事呢?还私情呢。我承认韩德让是很优秀,但如果没有韩德让,萧太后不见得就坐不稳摄政太后这个位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当时耶律斛轸确实对皇位的威胁很大。但萧太后的出身,就是她最大的底气。你可以说,如果没有韩德让,萧太后收拢政权的方式可能会要更艰难一点。但你不能说的好像没有韩德让,萧太后就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既会审时度势。同时,她的大局观也非常优秀。她是一个非常有手腕,而且非常果敢的人。萧太后甚至让他的儿子直接拜韩德让为义父。这像是偷偷摸摸藏着掖着,要搞私情的样子吗?人家这不是很光明正大吗?再说了,就算萧太后真和韩德让有什么,那又怎么样呢?皇帝们,那么多妃子,太后有一个男宠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第073章 澶渊之盟
【秦始皇】嬴政:帝师言之有理。
【明太祖】朱元璋:不守妇道的女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
【帝师一号】言羽阳:这位同学,大清已经亡了。
【明太祖】朱元璋:咱又没说错,她一个没了夫婿的女子,不好好为她丈夫守贞就算了,还跟别人乱来。不是不守妇道是什么?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