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29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辉叙说道:“是烂疮总要流脓的,各地藩王就像是山东各处的脓疮,也许督臣是打定主意,想借此机会……”
    “田部长慎言!”
    荀景云压低了声音说道:“督臣怎么想,你我是不知道的。如果真的有某个藩王不知好歹,我想督臣与朝廷自会料理,咱们只管做事就好。”
    与此同时,刘衍在总督府内也陷入沉思,其实用两个月的时间整顿兵马,时间上还是足够的,现在各地兵马已经整训完毕,只要进一步进行整编,构建六个营的指挥体系就好,没有什么难度。兵备、补给什么的,也可以后续逐步完善。
    只是各地藩王如今的态度让刘衍很不高兴,他们暗中串联,派出家奴、属官到各处捣乱,虽然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却如同苍蝇一般让人心烦,使得幕府兵部的进展始终无法提速。
    “也许,应该找德王一趟了,有德王出面,此事应该好办一些。”
    刘衍对山东各地的藩王有过详细的了解,济南府城内的德王还算是比较理性、开明的,并且与刘衍关系比较近。
    当初清军进攻的时候,之前贼寇大军攻城的时候,都是刘衍指挥新军击退敌军,救下了德王一家。
    所以刘衍以为德王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可以跟德王商谈一番。
    于是刘衍找来参谋李继文、胡宗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问道:“二位以为如何?”
    李继文笑了笑,说道:“督臣,属下以为裁撤、整编藩王护卫之事,德王也是藩王之一,估计此番德王不一定会出面周旋的。”
    “不然。”
    胡宗明说道:“督臣两次救下德王,这可是再造之恩,德王一定会给督臣这个面子的。另外德王府就在济南府城内,待到驻防军各营成军后,新军各营将齐聚济南府城驻扎,数万精锐就在城内,难道德王还不知道如何选择吗?”
    二人各执一词,刘衍思索之后,便笑着说道:“德王聪慧,不是朱术悭之辈可比,我看可以到德王府走一趟。”
    “二位不如随我通往,顺便到德王那里吃一顿山珍佳肴,如何?”
    李继文、胡宗明纷纷答应。
    随后李继文说道:“还有一人:曲阜衍生公,督臣上任之后,可还没去拜见过,这要是传到朝中,恐怕又是一番议论。”
    “衍圣公?”
    刘衍冷笑一声,说道:“流水的朝廷,铁打的衍圣公,即便天下读书人都尊崇衍圣公一脉,可在本督看来,此等货色也不过是毫无骨气、媚颜屈膝之辈!本督可没时间去见这样的人物。”
    李继文和胡宗明不知道刘衍为何对衍圣公如此有芥蒂,不过二人还是劝着。
    胡宗明说道:“天下人为我所用,督臣不要看衍圣公是什么样的人,只需看能否为我所用即可。也许见过了衍圣公,藩王护卫整编的事情,就会有转机了。”
    刘衍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也罢!本督先去德王府,然后再去曲阜,见一见衍圣公。”
    第四百二十七章 会见德王
    刘衍带着李继文、胡宗明来到德王府,德王朱由枢闻讯非常高兴,亲自到中院等候,然后笑着拉住刘衍,说道:“督臣公务繁忙,可是有一阵子没到我这王府做客了。”
    刘衍说道:“殿下勿怪,本督这也是没办法,实在走不开。”
    “督臣一心图变,要让山东各地变成世外桃源,此等壮志,本王看在眼里,也为陛下能有督臣这样的臣子,感到欣慰。”
    二人说着,便来到一处凉亭内,李继文、胡宗明,以及德王护卫指挥使谭明道随后陪同。
    此时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平日里走在街上,便是一头大汗,闷热得让人难受。
    可是在德王府内的这处凉亭中,却是凉风阵阵,与外面的酷暑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刘衍啧啧称奇。
    “呵呵,督臣不见,这处凉亭是本王仿效宋代流水凉亭所造,亭子顶上的瓦片下,都是青竹制成的竹管,与地下埋藏的冰窖相通,不断有冰窖中的冷气顺着竹管到达凉亭顶子。督臣看,顶子上面多有空洞,凉气便从这里透出。”
    刘衍抬头看去果然如此,不由赞叹了一番,心中则有些不悦。
    此时各地百姓正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劳作,只为了在旱灾之年多收获一口粮食。可是像德王这样的藩王,竟然用上“明末版空调”,在王府中醉生梦死,哪怕是刘衍这等身居高位者,都看不过眼。
    不过刘衍脸色却依旧如常,与德王寒暄几句,便进入正题。
    “殿下,今日本督过来,还是有事相求。”
    “呵呵,督臣说吧,我就知道督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要是本王能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随后刘衍便将整顿各地卫所兵、藩王护卫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看向一旁的谭明道,说道:“殿下知道,国朝武备荒废已久,就是因为卫所制度崩坏,各地无兵可用,仅有的一些兵丁也大多不堪用。所以本督决心整顿山东兵马,所有的卫所、护卫都要整编成驻防军,按照新军标准操练起来。”
    “殿下是经历过奴贼围城、贼寇围城的,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山东不能只靠新军各营,那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须要建立一个征兵机制,让新军能有源源不断的兵源才行。”
    德王正色说道:“督臣言之有理,此时本王是双手赞同的,督臣只管去做,如果钱粮上缺手的话,本王也可以支援一二。这,五万两如何?”
    “殿下误会了,本督不是来化缘的,是想请殿下与各地藩王说一说,不要再阻拦整编藩王护卫的事了。”
    德王朱由枢笑了笑,端起茶杯事宜刘衍喝茶,然后看向凉亭顶部,对谭明道说道:“这凉亭内为何突然热起来了,去让人多备冰块,下到冰窖看看。”
    “是。”
    刘衍微微皱眉,自己料到朱由枢会有一番退却,毕竟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般人都是会推脱一番的。
    “殿下有难处?”
    “呵呵。”
    朱由枢笑着说道:“哪里,哪里,督臣喝茶,这可是上好的碧螺春,本王专门派人去江南买回来的。”
    刘衍并没有端起茶杯,而是说道:“本督与殿下也是老熟人了,有些话也就不绕弯子了。现在各地藩王闹得很凶,本督是不想与各地藩王翻脸,但并不意味着本督无计可施。真要闹起来,恐怕定会流血死人,到时候对谁都不好。”
    “所以今日本督找到殿下,是想让殿下做一个中间人,能调解此事做好,调解不了,本督再动手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朱由枢知道刘衍的为人,顿时吓得几乎站起来,说道:“督臣不要冲动,有话好好说。”
    “不是本王不想帮督臣,而是此事太难办了。督臣也看到谭明道在我这里当差,其实按照朝廷的法度,谭明道不归本王差遣,但是时间上如何?谭明道和他麾下的兵丁拿着本王的钱粮,吃穿用度都是本王开销,光凭朝廷给他们发下的军饷,估计他们现在只能吃观音土!”
    “各地藩王的情况与本王这里差不多,各地的藩王护卫实际上已经成了藩王各自的私兵,就如同那些武将的家丁一般。如今督臣一道命令,就要将各地藩王供养多年的护卫拿走,谁会同意?”
    刘衍说道:“本督也知道这些细情,但事情必须做。本督今日找到德王,只是想给诸位藩王一个台阶下,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安安稳稳的下来,就要看他们各自的命了。”
    朱由枢眉头紧锁,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
    一旁的李继文、胡宗明想要插话,却意识到此时不是自己能插上嘴的,只好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朱由枢咬着牙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也不能驳了督臣的面子。不如这样,裁撤藩王护卫,就从本王这里开始,有本王做出表率,督臣那边也好推进下去。”
    刘衍笑着说道:“那本督就谢过殿下了。不过还请殿下帮个忙,找机会给各地藩王传个话,帮本督敲打他们一番。本督知道,在山东各地,德王藩最大,殿下的话,诸位藩王是能够听进去的。”
    “当然,本督也不会让殿下白帮忙,从下个月开始,幕府商部会从琉璃和海盐的收益中,抽取百分之二的收益,按月给殿下送来,算是辛苦费也好,补偿金也好,殿下暂且收下。”
    朱由枢知道幕府商部是个聚宝盆,每月都有金山银海入账,虽然只有百分之二的收益,但是也有上万银币的收入。朱由枢的脸上顿时挂满了笑容,说道:“呵呵,督臣真是客气,督臣两次救下我德王一脉,帮这点忙怎么好意思要银子呢。也罢!本王今日就派人给各藩王下帖子,让他们立即派各自王府的长史过来,本王当面对他们提点一番。”
    “好!”
    刘衍笑着说道:“如此,本督就谢过殿下了。”
    从德王府出来之后,刘衍与李继文、胡宗明策马返回总督府,路上问道:“你们以为,德王能劝得动各地藩王吗?”
    李继文摇头说道:“我看难,督臣是要动各家的利益,这个时候没有谁的话是管用的,具体还是要看压力。只要压力给到了,各地藩王就会低头。”
    胡宗明说道:“刚才德王不是表态了吗?可以先将谭明道的德王护卫整编掉,督臣可以顺坡下驴,先在德王这边打开突破口。”
    刘衍笑着说道:“好,二位一会儿便通知幕府兵部,先对谭明道部进行整编。这个谭明道给个部指挥使干干,也算给德王一个面子。”
    “是。”
    次日一早,幕府兵部副部长荀景云便带人来到德王府,在递交了刘衍的总督手令,以及幕府兵部的调令公文后,荀景云得以进入德王府,见到了德王朱由枢。
    “卑职拜见殿下!”
    朱由枢脸色怪异,自己没想到一句客气话,刘衍竟然当真了,转过天来就派人上门,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督臣是不是太着急了?谭指挥使在本王这里辛苦多年,本王怎么也要拿到督臣的称诺,给谭指挥使某一个好的出路才行,怎么能如此轻易的就放人?”
    一旁的谭明道先是惊讶和慌张,又听到朱由枢的话,心中暖烘烘的,对朱由枢抱拳行礼:“殿下知遇之恩,末将铭记于心!”
    荀景云看着这一幕“感人”的场面,说道:“殿下放心,督臣已经给幕府兵部下令,点名提点谭指挥使为驻防军第五营右部指挥使。虽然官职上算是平调,可是驻防军的兵丁都是经过整训的,兵备和战力都远强于一般的明军。”
    “另外,驻防军的军饷也有保证,供给更是充足,谭指挥使到了驻防军,肯定不会错的,谭指挥使将来肯定会有一番建树。”
    谭明道闻言颇为心动,谁不想建功立业,谁想一直在王府中充当奔走属臣?
    此时谭明道跃跃欲试的看向德王朱由枢,又看了看荀景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朱由枢叹息一声,也看出了刘衍决心,不但顶住了各地藩王的压力,还洒下了海量的钱粮,看来整顿卫所、护卫兵马的事情,是拦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谭指挥使,你就随荀大人一同去吧,今后在驻防军,一定要好好干,不要给我德王府丢脸!”
    谭明道感动的抱拳行礼:“属下谢殿下,今后一定混出个人样来,绝不给殿下丢脸!”
    荀景云抱拳说道:“殿下深明大义,下官佩服!”
    “荀大人回去之后,转告督臣一句:本王已经派人给各地藩王送去书信,会尽快召集各王府长史议事的。”
    “卑职谢过殿下!”
    荀景云直接前往总督府,将德王朱由枢的话转述了一遍,刘衍笑着说道:“看来德王还是很开明的,有了德王开头,接下来幕府兵部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督臣说的是,属下这就回去,先将谭明道所部进行整编,给各地藩王护卫兵马看一看。”
    “嗯。”
    刘衍说道:“德王这边开了个好头,本督也要再加一把火,明日便动身前往曲阜,见一见衍圣公。”
    第四百二十八章 衍圣公
    衍圣公的封好自宋代开始,到后世被中华民国政府废止,曲阜孔氏世袭"衍圣公"爵位累计八百八十年。
    当年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衍圣公,令世袭焉。官职品级虽不高,但其含金量甚足。与以往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衍圣公"爵号问世后,女真人、蒙古人争相窃取借以笼络人心。
    历史上,宋、金、元各拥"衍圣公",一在衡州、一在开封、一在曲阜。
    蒙元南下后,当代衍圣公立即身穿胡服投靠,孔家中虽然也存在骨气之人,愤而南渡,形成了北宗与南宗,但随着蒙古人全面侵占华夏,南宗最终消亡,衍圣公这三个字成为蒙古殖民者统治华夏的利器。
    历史上,满清顺治元年,奴酋承认衍圣公在明代享受的全部特权,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值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见时衍圣公仍列内阁大臣之上。
    衍圣公与满清殖民者的密切关系,到乾隆时期达到巅峰,乾隆帝曾多次来曲阜,并颁御书"与天地参"、"时中立极"、"化成悠久"等匾额,重建棂星门,易木为石。
    可见历代衍圣公大多都是毫无骨气之辈,根本不知道何为尊严、何为家国、何为民族大义,心中只有孔家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为此可以舍弃一切,将华夏利益当做礼物,送给蒙古人、送给建奴,后来又送给侵华日军,堪称数千年卖国求荣之典范!
    刘衍在苗绍率部的护卫下,策马一路赶到曲阜县,但是让刘衍有些诧异的是,曲阜知县等官吏并没有到城门外恭迎,只有往来的百姓和商贾进进出出。
    “督臣,属下已经提前派人通知曲阜知县了,他们敢不来迎接?”
    刘衍冷笑着说道:“本督上任之后,没有立即前来拜见衍圣公,可见衍圣公很生气,这是在给本督下马威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