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169章 院士
第169章 院士
当你有未来作为参考坐标的时候,最怕的是找不到方向,当有了方向之后推进起来速度会远超想象。
未来科技和现代工艺交相辉映,进度条被拉的飞快。
第一块基于拓扑半金属材料的芯片从生产线上诞生的时候,别说得到消息后的有关机构,就连身处其中的工程师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梁孟松看着规格比一般芯片更大的拓扑半金属芯片,内心百感交集,往事历历在目浮上心头。
“我不是言而无信,或者投奔敌营的叛将,那对我的人格及家人造成很大伤害。”
梁孟松知道芯片虽小却能向曾经旧主进行致命一击,过去在面对台积电控告时他在法庭上的发言在脑海里回想。
“元光,很感谢你,在来之前我对这个项目并没有太多信心,我之所以最终接受了这个安排,
梁孟松接着说:“而你又是赫赫有名的光神,我自然想和神一起工作,一起赌一把。
我在参加这个项目之前,已经做好职业最后一段生涯都留给这个项目了。
我们能这么快造出第一块拓扑半金属芯片,最大的功劳要归功于你,我很感谢你能够给我机会参与到这個项目中来。”
陈元光同样很感慨:“梁兄,你在芯片上的丰富经验和对前沿技术的掌握同样给了我很大帮助。
所以小米其实没有多少时间。”
林甲吐槽道:“不,我们两个月没见了,本来我上个月要来找你,你说没空。”
陈元光的权限足够让他说一些可以说的内容。
他此时想到自己比台积电那帮人要早这么多年把工艺推进到1nm等效制程,往日种种可以由后人盖棺定论了。
梁孟松此时已经74岁高龄,要不是一口气吊着,早就退休了。
后续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你多费心。”
连小米都要推进自研芯片,高通在全球市场内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
伱也在制造业干了这么多年,应该明白关键技术节点攻克后,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都不是什么难事。
我看你的发际线应该也坚持不了几年了。”
林甲只把她想说的话说了一半,剩下没说完的一半是要不要趁着你还没秃顶把婚礼给办了。
听完后,电话那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然后雷君感到自己喉咙有点沙哑,“明白了,多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能这么快实现这一进度,这是我们之间通力配合的结果。
林甲在之前就大致知道这个项目,只是不知道能把制程推进到1nm这么惊人,“难怪,这么重要的项目肯定特别花精力。
“虽然只有一个月没见,但是我却感觉过了一个世纪一样。”陈元光在机场把林甲接回车上后突然来了一句。
陈元光拍了拍额头:“我忘了,拓扑半金属那个项目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精力,我对时间流逝已经失去知觉了。”
师兄,你可以类比成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速度,更别提拓扑半金属是华国独有的技术,这速度会比新能源的渗透还来的更快。
回到当下,陈元光对电话那头的雷君说道:“受限于技术刚刚才研发出来,所以成本会很高,但是替代硅的速度会远超外界的想象。
这还只是第一代拓扑半金属,随着大规模作为芯片原材料,我预计在三年内就会推出下一代的拓扑半金属。
她现在后悔当年提说大家不结婚只谈恋爱了,尤其是最近每次回家之后都要被林母旁敲侧击,问他们什么时候结婚。
逢年过节的各路亲戚也最关心这个问题,大家的一致观点都是陈元光太优秀潜在的诱惑太多,得早点定下来。
但是她又不好意思提,毕竟当年说不结婚的是她。而且她知道陈元光父母离异,因为成长环境的缘故对婚姻大概率是排斥态度。 这导致她就更不知道该怎么提,提了万一起反作用怎么办。
陈元光自然是读不出对方没有说出来的另外一半内容,他笑道:“如果我真的秃顶了,那我也会研发一种能够治疗秃顶的药物。
这估计至少也是个百亿美元的市常”
林甲很快就把结婚抛之脑后了,她自己并不担心和陈元光之间的感情会遭遇什么危机:“差不多百亿美元。
虽说全球秃顶的人大把的是,但是愿意为它买单,这个意愿具体到哪个程度,算个期望值,它大概就在这个基准上下浮动。”
陈元光接着说:“你记得赵局吗?”
林甲回想了一下:“记得。”
“他前两天来找我,说毛院士会举荐我进工程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会成为工程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
林甲说:“早该给你了,当年做出人体冬眠技术的时候就该给你这个头衔了。
一直拖到今年也是够能拖的。”
陈元光:“你知道的,我对头衔并不感冒。”
林甲:“元光,虽说你确实不需要这类头衔来证明自己的地位,资本市场用价格给了你和能力相匹配的定价。
哪怕是院士,也没有你能够调动的资源多,但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你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大概是因为我太年轻了吧。
而且两院在机构中又相对独立。我记得前年的时候毛院士就推荐过我,但是投票没通过。”陈元光笑道。
林甲忿忿不平:“你当时怎么不和我说?
你当时要是和我说,我一定会给你安排舆论机构造势。
前年的时候居然没有上新闻,估计也是被压下来了。”
陈元光说:“万一今年投票再没过怎么办?”
林甲嗤笑:“如果今年再不给你过,那是他们的悲哀,而不是你的。
论资排辈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只需要把消息放出去,媒体们会把票型都给你找出来。”
陈元光接着问道:“那如果我想运作梁孟松进入工程院,你觉得怎么样?”
林甲:“现在太晚了,等后年你有推荐资格之后可以推荐他,至于投票,我不太看好。”
院士每两年评选一次,今年评选之后,下一次就是26年了。
“你会给老人们一种,你刚成为院士就要拉自己人进去的感觉。”
院士评选不是单纯利益能驱动的,这也是为什如果陈元光想靠着未来的技术发展史来指导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做不到的缘故。
“看情况了,未必需要我自己去推荐,中芯国际自己有两名工程院院士。”陈元光说。
最后的评选结果出乎他意料,后来华国方面又找了科学院院士推荐他,在6月的评选中,他成功当选两院院士。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