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航海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飞速发展的晁家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型蒸汽机研发出来之后改变了这一状况,作坊里已经有了现代工业的雏形。
    木工作坊,小型蒸汽机带动的台锯完全代替了人工。
    锯木头的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同时开发了钻孔、切、削、刨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老年木工还接受不了,但是后来大家发现这些机械太过先进了,比人工做的又好又快。
    粮食加工坊、晁盖、晁斌一行人过来看看。
    这里是磨面坊,就是把小麦加工成面粉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上百台的石磨,一天产量不过万斤。
    但是现在变了,只有五台蒸汽机带动的磨面机。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锅炉有明火,面粉粉尘遇到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燃的现象。
    有好长一段时间,蒸汽机带动的磨面机一直在室外,就是为了预防爆燃的情况发生。
    后来有一个工人提议,把蒸汽机和粉碎机分开。蒸汽机安放在一个房间,粉碎机安放在一个房间。在墙上开孔传递动力。
    如此一来轻松解决了爆燃的问题。
    不过就算如此,这厂房修的也是非常敞亮,四周通风透亮,保持了空气中的粉尘很少。
    “稻米加工坊那边好像机器比较多啊?南方不太平,水稻还增产了?”
    晁斌介绍:“庄主不知道?这是您从金米岛运输回来的水稻啊,首批五千亩水稻大丰收,所产的大米非常的香,货色上乘,深受一些富裕家庭的喜欢。另外就是咱们济州本地,稻米增产很多。”
    真的是太意外了,没想到金米岛的大米都运输回来了,真快啊,时间飞逝。
    至于济州府本地的水稻,晁盖想起来了,这是张知府的功劳,济州府虽然也种水稻,但是农户技术玩的不精细,水稻产量低。今年春天时候,张知府从浙江青田请来了十几位师傅。
    请的什么师傅呢,种植水稻的师傅。
    这些人精通水稻种植,尤其是稻田养鱼,鱼粪肥田的良性循环。
    通过改良济州府的稻田,今年秋天收获甚丰,水稻平均亩产增产了五十斤。
    另外还多收了二百多斤的田鱼,其中以鲫鱼、鲤鱼、泥鳅、草鱼为主。
    也有稻田里竟然多了数量不少的黄鳝,百姓越发的喜欢种植水稻,不仅仅能卖稻子,还能收获鱼鲜。
    “现在每天加工面粉五万斤,稻谷五万斤、谷子两万斤。所得下脚料都留下作为咱们养猪场、养鸡鸭场、养鱼场的饲料。”
    晁盖若有所思:“居安思危,这次剿灭田虎见到了太多的人间惨剧,饿死、冻死的人太多了。等开春了立即着手建造十座大粮仓,用来囤积一些可以吃的小米糠、麦麸子等等,以备不测。”
    晁斌那也是有见识的人,当即同意了。
    “好,我明天就规划选址,在一村、二村里分开建造吧,这两个村安全也高,能保护的了。”
    “对,囤积到一定的下脚料之后,就开始取出去喂养牲口,同时补充新的下脚料进去。这些下脚料虽然不好吃,但是对于饥民来说这也是好吃的,但愿永远用不到这十座饲料仓。”
    有的人可能不了解,为什么预防饥荒要囤积米糠、麸皮呢,饥民饿起来不要两米糠了,就是观音土都照吃不误。
    这是晁盖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密州岛,随着几十万亩土地的开垦,土豆、玉米、红薯的大量种植,那产量可是非常的厉害的。
    更何况公孙胜去沂水县做什么去了,可不仅仅是为了管理个镖局,开发个水泥厂这么简单的事情。
    公孙胜去沂水县为的是大力推广红薯,沂水县地处山区,山地颇多,十几万亩山地还是有的。
    推广几万亩的红薯,这是短期内商行的目标。
    采取的是商行契约制度,也就是商行免费提供种苗,秋天包回收红薯干的方法。
    为什么要回收红薯干呢,商行有两个用途,一是制作红薯烧酒,二是加工粉条。
    尤其是第一种,酿酒,利润可是非常高的。粉条也有很高的利润,红薯粉能卖到十几文一斤,属于高端产品。
    地瓜酒经过蒸馏之后可以变成非常烈的烈酒,口感非常的浑厚,深受北方大辽国、大金国这些草原汉子的喜好。
    晁斌感叹:“庄主用人之能无人能及,像白胜那人,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会认为这就是个酒鬼子,窝囊废。但是庄主看中了他,他酿造的酒,那是高中低挡都有。每一款都很畅销,卖的挺快,非常棒。”
    “白胜是挺厉害,这父子二人真不错。地瓜烧、各种杂粮酒,口感好极了。明年玉米、红薯产量增加了就要大量生产烈酒了,一点就着的高度烈酒,是辽国、金国汉子的最爱。”
    其实这是晁盖的一个策略,以烈酒换马匹。
    辽国连年征战,已经渐渐的被金国骑在头上了。
    原本一直不肯卖马匹的辽国人也开窍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大量的草原马往大宋卖。
    可惜,大宋人不识货的多,没人喜欢草原马,毕竟这马脑袋大脖子粗,四肢粗糙。
    对于好面子的大宋人来说,这马可太没看相了。
    好在这个时候晁盖打量采购,通过铸铁锅、茶叶、丝绸、咸菜、布匹来换取草原马。
    现在晁家庄周边已经有五千多匹草原马了,如此多的马匹每年都在生产小马和小骡子。
    密州岛的专门养马场更是多达两万多匹,密州岛养马场不单单是养马,更是驯马。
    晁盖有些吃惊,这一年多,自己跑密州岛,跑金米岛,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下了,没想到变化竟然如此之大。
    最为夸张的是程婉现在组建了一个棉纺作坊,专门纺织棉线的,晁家庄种植的棉花就是这个工坊加工棉布的。
    虽然只有少少的一百多人,但是场地面积非常大,预计明年秋天,女工就要扩大到一千人了。
    这还是按照晁盖的规划,棉花主要作为填充物,用来制作棉被和棉袄的。若是都用来纺织棉布,恐怕三五千女工也不够用。
    第二百九十二章 飞速发展的晁家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